郭柏荫

清代后期刑部给事中
郭柏荫(1807~1884年),字远堂,跟随曾国藩期间,受曾国藩思想影响较大,晚年也自称[bǎi]荫老夫,侯官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郭阶三的第二个儿子,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zhuó]编修道光十七年(1837年),任浙江监察御史。翌年,转山西道。道光十九年(1839年),巡视西城,转京畿道,升刑部给事中。[1][2][3]

历史事件

曾上奏有关台湾事宜,请勤抚慰、严番界、查仓库、禁偷渡、防兵丁冒替、戒人命及盗案消弭,皆交部议施行。升甘肃甘凉道。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后回乡,历主清源、紫阳、[áo]峰等书院。又奉命办理本省团练,升员外郎,后升郎中。同治元年(1862年),往安庆大营,协助曾国藩抵抗太平军,升江苏粮储道,又升按察使。同治五年(1866年),任江苏布政使,代理巡抚。翌年冬,经曾国藩推荐,升广西巡抚,改调湖北,署理湖广总督,代理巡抚。同治八年(1869年),卸署总督任,仍为巡抚。同年夏、秋间,天降暴雨,湘水、川水、襄水高涨,各府属州县堤溃,田庐淹没,灾害严重。柏荫派员赴灾区急赈,又奏请解京饷及税厘项下拨银三十万两救灾修堤,获准,救活灾民甚多。翌年,复署湖广总督。不久,又专为巡抚。同治十二年(1873年),因疾请辞。光绪元年(1875年),回福州。次年,福州大水,出面负责浚河排涝,解除水患。后再主鳌峰书院讲席,倡修火灾后孔庙,集资修建明伦堂、崇圣祠,增置文庙乐器、祭器。卒赐祭葬。
郭柏荫

家族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