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

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
X射线(X-ray)是由高速电子撞击物质的原子所产生的电磁波[1]。1895年11月8日,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物理所所长伦琴教授在进行真空阴极射线研究时发现了X射线[3]。X射线是一种频率极高、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4],其波长为0.01nm~10nm[5]。通常把波长大于0.3nm的部分称为软X射线,而把波长小于0.3nm的部分称为硬X射线,X射线波长愈短其穿透材料的能力愈强[6]。X射线具有明显的粒子性[6]。在电磁波谱中与紫外线γ射线相搭接[7]
X射线一方面具有波动的性质,有一定的频率和波长;另一方面具有粒子性,是有一定能量光子的粒子流;即X射线具有波动性与粒子性的波粒二象性[8]。X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物质的能力,经过电场磁场时不发生偏转,穿过物质时可被吸收或使强度衰减,能激发荧光使照相底片感光,并能杀死生物细胞与组织等[8]。X射线的研究和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X射线探伤、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谱学[5]

发现与发展

发现历程

1836年,英国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发现,在稀薄气体中放电时会产生一种绚丽的辉光。后来,物理学家把这种辉光称为“阴极射线”,因为它是由阴极发出的射线[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