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应泰

明朝时期官员
袁应泰是明朝晚期的一位官员和东林党人。他于万历二十三年中进士,先后担任临漳知县、工部主事河南右参政和兵部侍郎等职。泰昌元年,他被任命为右佥都御史,代替周永春巡抚辽东。袁应泰在辽东扩大边防,收编叛将、叛卒,来投即纳。然而,他的决策并不被所有人支持,包括大将童仲揆尤世功等人。天启元年三月,袁应泰下令打开闸门,把太河水放入护城河壕沟的内侧排列火炮,严阵以待。努尔哈赤水陆俱进,攻下沈阳,再战又下辽阳,童仲[kuí]等赴援,亦战死。袁应泰在辽阳城东北的镇远楼督战,城破之后,举火自焚。明朝追封为兵部尚书清朝乾隆年间,追谥“忠节”。此外,袁应泰还在治水方面有卓越的成就,他筑长堤四十余里,捍御漳水,调繁河内,穿太行山,引沁水,成二十五堰,溉田数万顷,邻邑皆享其利。[1]

人物生平

早年仕途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中进士,授临漳县(原属河北省、明清时属河南)知县,他动员民工筑长堤四十余里,以防漳水泛滥。调任河内(今河南沁阳县)后,组织群众穿凿太行山,引入沁水,修筑25条堰,灌溉田亩数万顷,使邻县也受益。政绩为两河(河南、河北)之冠。

修城浚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