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

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支流
 漳河(英文名称:Zhanghe River[1]),古称降水、漳水、衡漳、衡水[2][3]。位于海河流域西南部,东邻滏阳河,南界丹河卫河,西接沁河,北连冶河潇河,漳河流经山西河北河南三省,属漳卫河水系一级支流[7][8]。河流全长460千米,流域面积18284平方千米[7][8][4],漳河干流年径流量9.5亿立方米[11],主要支流有浊漳河清漳河[9][10]
漳河属于山西断隆次一级构造,受多次构造运动影响,构造较为复杂[12][13],其位于山西台地东侧,太行背斜上,地势高峻,山峦起伏,流域内主要是石山区、河土石山区,矿产资源丰富[14][15][16][17]。漳河流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春干旱多风,夏季温和多雨,全年冬短夏长[6]。漳河流域多年水资源总量为16.74亿立方米[11],流域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330万吨[18],且生态资源丰富,栖息着众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世界濒危动物[19][20],并建有清漳河国家湿地公园[21]、漳河峡谷国家湿地公园[22]
漳河流域在远古时期至西汉末年便受人类活动影响[23],流域经历多次改道后,至1958年改道未再发生[24],漳河流域内水利工程众多,包含多个大型水库、大型灌区,其中以“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最为著名[25][26][27]。流域内人文历史丰富,左权县八路军高级将领左权将军的牺牲地,此外漳河也是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神话故事的起源地,流域内的窑洞、添仓节等民风民俗也是一大特色[28][29][30]。流域内风景名胜众多,包含太行山大峡谷、涉县娲皇宫、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等景点[31][32]

名称由来

漳河古称降水[jiàng])、漳水、浊漳水、潞水[2],亦称衡漳、衡水[3],漳河的称呼最早出自《尚书》:“覃怀(河南省武陟县)底绩,至于衡漳”。参阅元《读史方舆纪要》:“隋开皇十六年置衡水县,以近衡漳水得名,又因衡水在衡水县西北,又名长芦水,即浊漳水(漳河)。[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