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广森

孔子六十九代孙
孔广森,男,(1751——1786),字众仲,号撝约,又号[xùn]轩,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九代孙。
孔广森天资聪颖,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方十九岁即已高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孔广森年少入官,翩翩华胄,一时间世人争相逢迎,冀相缔交。然而其生性淡泊,沉心著述,不愿与达官要人通[]。后告养归乡,读书其间,不复出山。“旋遭家难,以父所著书为族人讦讼,将西戍塞外,扶病走江淮、河洛间,称贷四方,纳赎[huán],父因之获宥。未几,居大母暨父忧,竟坐哀毁卒,年仅三十有五。”(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
孔广森“聪颖特达”(《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一:《儒林二》),一生博涉群经,曾问学于著名经学家戴震姚鼐,“经史训故,沈览妙解,兼及六书九数,靡不贯通”(《清代朴学大师列传·孔广森》),是清朝著名的经学家,在文学和数学方面也造诣颇深。

简介

孔广森,清朝学者。字众仲,一字撝约,号[xùn]轩,堂名仪郑,以希追踪郑玄。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九代孙。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年十九岁中辛卯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出身高贵,少年得志,一时争与之交。然性淡泊自守,耽于著述,不登显贵之门。以养亲告归,遂不复出。以居祖母及父丧,哀伤而卒。广森性聪颖,尝从戴震姚鼐经学。经史小学,无不深研,尤精《公羊春秋》,多独到之见。擅骈文,论者以为兼有汉魏六朝初唐之胜。江都汪中读之,叹为绝手。著有《顨轩孔氏所著书》,有嘉庆二十二年曲阜孔氏仪郑堂刊,凡《春秋公羊经传通义》一一卷叙一卷、《大戴礼记补注》一三卷序录一卷、《诗声类》一二卷《声类分例》一卷、《礼学[zhī]言》六卷、《经学卮言》六卷、《少广正负术内篇》三卷《外篇》三卷、《骈俪文》三卷。又《仪郑堂文集》二卷、《仪郑堂遗稿》一卷、《勾股难题》一卷、补注北周卢辩注《曾子十二篇读本》一卷。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一《儒林》二本传、《清史列传》卷六八《儒林传》下一本传、阮元《孔广森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