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姓

源自春秋时期的姓氏
简姓是中华姓氏之一,起源较多,多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其中五种起源较为常见,分别是源于子姓,出自殷商晚期简侯主简;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大夫蹇叔;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简叔之后;出自春秋时期陈国贵族简子齿之后;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简子之后。[1]
据《简氏祖先考》记载,“在涿郡者,汉时有简卿,其在范阳者,三国时有简雍”,晋统一天下后,简姓族人因为离乱,向南迁移,散居在南海靖安、新喻、东莞、马平等地。宋朝为了避乱南渡于福建宁化,后游南剑州建宁府乾道二年(1166年)迁上杭。简姓族人在五代之前,逐渐向南播迁,他们有的直接徙入广东,有的由赣入闽,再分支至广东,后来在广东繁衍成为一个大的家族。台湾的简姓族人,大多都是从福建省南靖迁居的。[1]
简姓的郡望主要有范阳郡(今河北涿县),堂联主要有受书裕学(简卿)、从事参[yóu]简雍)堂号主要有德感堂。历史名人有周代大夫简师父、三国蜀汉昭德将军简雍、后梁尚书右丞简文会、宋代清江司理参军简世杰等。[2][1]

历史发展

姓氏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