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叔

春秋政治家
蹇叔(约前690年~前610年),春秋时期宋国[zhì]邑(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人,春秋时秦国大夫,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1]蹇叔向有“霸王之佐”的美誉,[2]被后世奉为立身的榜样、为人的楷模和治国的典范。[1]
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述,蹇叔是蹇姓氏族的始祖,这也是有关蹇姓的单纯而又惟一的源流。蹇叔的蹇字本是它的名字,其后人也就以祖名蹇为姓,称为蹇氏,世代相传。另外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蹇叔半句话成就了一种流传至今的中华名酒,这就是陕西省凤翔县生产的西凤牌西凤酒。凤翔在古代被称为雍州,《酒谱》上记载:“秦穆公伐晋及河,将劳师,而[]惟一钟。蹇叔劝之曰:‘虽一米投之于河而酿也’,于是乃投之于河,三军皆醉。”这就是在雍州流传的“蹇叔半句吉言,穆公一河美酒”的故事。[2]
蹇叔本是农耕的隐士,住在宋国铚邑一个叫鸣鹿村的小庄子里。虞人百里奚壮年时离妻别子,远走他乡。流落到宋国的时候,百里奚陷入困境,只得沿街乞讨。蹇叔见百里奚相貌奇伟,与谈时事,百里奚应对如流,两人结为知己。蹇叔在百里奚入仕为官方面提了不少建议和忠告。[1]
做了高官的百里奚,深识蹇叔的才干,于是向秦穆公举荐了蹇叔。[1]此时蹇叔受到他的推荐,被秦穆公认为上大夫,共议国事,为秦国的富强与成就霸业,起了很大的作用。[3]蹇叔到了秦国,秦穆公向他请教治国图霸的良计,对蹇叔的雄才大略佩服不已。秦穆公拜蹇叔为右庶长,百里奚为左庶长,也就是“二相”,两人同掌朝政。自二相兼政以后,蹇叔和百里奚辅助秦穆公教化民众,安施变革,兴利除害,使秦国一天天地强大起来了。[1]
古文观止中有《蹇叔哭师》这一名篇。[1]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出兵袭郑,他分析了各种形势,认为长途偷袭,不利取胜,穆公不听。他断言秦军定在[xiáo]山为晋所败,果然,秦军在崤山遭到晋军伏击,全军覆没,这就是著名的“蹇叔哭师”。关于他治国治军的故事在各个时代广为流传。[4][5]崤山之战是春秋时期一次彻底的大歼灭战,也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伏击歼灭战。三十六计中把这个故事列为了第十三计“打草惊蛇”的典型范例。此战败北后,秦穆公懊悔不听从蹇叔劝诫,对蹇叔愈加敬重。[1]约公元前610年,蹇叔逝世,其墓在临涣镇东1华里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