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府

古代五京之一
凤翔府,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南七里(遗址无从详考),领八县:天兴、宝鸡、麟游、普润、眉县虢县岐山扶风[1][2]
凤翔府属禹贡雍州之域。周以前,为岐州地,春秋战国时为秦地。唐初,复为岐州天宝初,改扶风郡,至德初,改凤翔郡。[3]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肃宗取“凤鸣于岐,翔于雍”的祥瑞之意,升凤翔郡为凤翔府,称“西京”。自此,以成都南京,凤翔为西京,长安中京,与东京洛阳、北京太原并称“五京”。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凤翔县并入天兴县,属凤翔府。[1][4]五代时期,凤翔府仍领八县。北宋时期,凤翔府领九县。元代初撤凤翔路,存凤翔府,直属陕西行中书省明太祖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陕西行中书省为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凤翔府直属,府治凤翔。清代时期,凤翔县陕西省[bīn]道凤翔府,道治、府治均设凤翔县,凤翔府领七县一州。1913年,凤翔府被裁。[1]

历史沿革

唐初置岐州,改为扶风郡。至德二年(757),肃宗幸临扶风郡,同年收复长安洛阳,十二月设置风翔府,号西京,与成都京兆河南太原合称五京。府治所在今陕西凤翔县。辖地相当今陕西宝鸡、岐山麟游、扶凤、郿县周至等市县。唐属关内道五代关西道。宋属秦凤路元初立凤翔总管府,后更为散府,先后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司。明仍为凤翔府,隶陕西布政使司,分属关西道。清初,仍沿旧制为凤翔府;康熙九年(1670),裁关西道,分隶西安粮盐道;乾隆九年(1744),改隶驿盐道.为分巡凤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