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词调曲牌
菩萨蛮是中国唐宋时期较为流行的词调之一,唐时叫坊曲,用作词调,又名重叠金,因温庭筠的《菩萨蛮》名作有“小山重叠金明灭”之句,故名。另外还名“子夜歌”“菩萨鬟”“花间意”“梅花句”“花溪碧”“晚云烘日”等,代表作有《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李白)、《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等。[1][2][3]
菩萨蛮是小令,字数不多,所以艺术表现上讲究含蓄蕴藉,用语工致、精炼。其格律为双调四十四字,即以五七言组成,通篇两句一韵,凡四易韵,两平两仄。第一、二句即为七言仄韵句,第三、四句为五言平韵。下片第一句为平起仄韵之五言句,第二句为仄起仄韵之五言句。第三、四句与前上片第三、四平仄相同。[1][2]

体裁沿革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成为词调名,属小令。作为词牌,“菩萨蛮”最早出现在唐代。唐五代时期,“菩萨蛮”就极为流行。据记载,唐宣宗很喜欢唱《菩萨蛮》词,孙光宪北梦琐言》云:“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绹温庭筠新撰进之。”《碧鸡漫志》云:“今《花间集》温词十四首是也。”唐昭宗还填制了两首《菩萨蛮》词。韦庄冯延巳等也写下了很多名作。到了宋朝,“菩萨蛮”调的使用频率仍然很高,张先晏殊晏几道苏轼贺铸李清照辛弃疾等词人都有《菩萨蛮》词传世。此调在唐宋可以说是经久不衰。
菩萨蛮”是来自南疆的曲调,曲名见于《教坊记》。《宋史·乐志》:“女弟子舞队名。”杨宪益《零墨新笺》认为,《菩萨蛮》是古代缅甸的乐曲,唐开元、天宝时由云南传入中原。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菩萨蛮”既是词牌名,也是曲牌名。菩萨蛮词牌,《尊前集》注“中吕宫”,《宋史·乐志》亦中吕宫,《正音谱》注“正宫”。菩萨蛮曲牌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