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

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
平仄[zè]是汉语音韵学术语,最初作诗用语。“平”即平直,指中古汉语四声调“平上去入”中的平声,“仄”是其中上、去、入三声的总称,是不平的意思。[1]南朝永明诗体以及唐以后的格律诗和词,每句的平仄都有明确规定。[2]此外,骈[pián]俪文、戏曲所用字音都对平仄也有所要求,即除了开头两句外,上句句末用仄声,下句句末用平声,中间平仄相间上句(单句)、下句(双句)相对的地方也要平仄相对。有规律地交替使用这两大类声调(平与仄),可使音调抑扬顿挫,有音乐旋律的美感。[3]“平仄”等中古发音演变至今已发生很大变化,在普通话里,古入声已经消失了,但还有上声和去声,属于仄声;阴平和阳平属于平声。[4]

历史发展

确立于南北朝

中古以后,平仄和四声的规则成为中国诗的格律的重要构成部分。[5]平仄和四声是原本存在于古代汉语中的。南北朝时期周颙[yóng]在研究佛教经典时,发现梵语是有声调的语言,由此检验汉语,意识到当时的汉语存在着四种声调,于是“始著《四声切韵》行于时”。后来沈约写了一部《四声谱》,利用字调平仄有规律的交错,来加强诗文的节奏感,[6]即“约等文(当时以有韵者为文,无韵者为笔)皆用官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2][7]后来甚至兴起了“声病说”,“永明体”即齐梁体的格律诗构成了对式律(指全诗各联之间均不粘的格律形式)、粘式律(指全诗各联之间均粘的格律形式)和粘对混合律(指全诗各联之间既有粘又有不粘的格律形式)三种类型,但以对式律为主,距离完善的近体诗尚有很大距离。[8][9]

发展于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