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肇

三国时期魏国大臣
曹肇(?-244年),字长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大司马曹休之子。[1][2]
容貌俊美,有当世才度,深得魏明帝宠信,官至散骑常侍屯骑校尉。魏明帝临死,与燕王曹宇等托付后事。不果,以长平侯归第。正始五年(244年)卒,追赠为卫将军[3][4]

人物生平

曹肇,曹魏宗室大臣,容貌俊美,有当世才度,深得魏明帝宠信。太和二年(228年),曹休在石亭之战中败给东吴,背上毒疮发作而去世,其子曹肇嗣爵为长平侯。
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ruì]病危,任命叔父燕王曹宇为大将军,和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同辅政。曹宇性格谦恭,推辞任命。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久专权宠,与曹肇、秦朗等人不和,害怕魏明帝死后遭到清算,于是劝说魏明帝改立曹爽为大将军,招回远征辽东公孙康太尉司马懿一起辅政。曹肇等人坚决反对,但魏明帝最终听从了刘放、孙资的建议,免去曹宇夏侯献、曹肇、秦朗的官职。不久,魏明帝病逝,临终托孤于曹爽、司马懿。魏明帝的养子曹芳继位,改元正始。曹肇以长平侯归第,正始五年去世,追赠为卫将军,其子曹兴嗣爵。文学家应璩有《与侍郎曹长思书一首》   ,收录于《昭明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