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汝明

原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
刘汝明(1895年10月—1975年4月28日),字子亮,直隶省献县(今河北献县)人,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西北军“十三太保”之一。[1][2][3][4]
刘汝明出身贫寒,早年读过私塾,后因生活所迫投军,追随冯玉祥,一路升为团长。1924年,国民军成立,刘汝明升任警卫第一旅旅长,此后担任国民军第十师师长、国民联军第二军军长、直隶总司令部等职。[1][3][5][4]1928年,刘汝明当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随冯玉祥到南京,任国民政府参事,次年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总指挥兼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中原大战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长城抗战期间,刘汝明任第一四三师师长,并在1935年晋升少将,次年晋升陆军中将,又先后兼任察哈尔省主席、察哈尔省保安司令。[1][3][4]抗战全面爆发后,刘汝明任第七集团军副总司令,在张家口率部抵抗日军。第二十九军扩编为第一集团军,刘汝明任六十军军长。徐州会战期间,刘汝明率部在萧县蒙城地区阻击日军,后升任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六十八军军长。[1][5]刘汝明逐渐得到蒋介石赏识,在1943年升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进入陆军大学将官第一期受训,后晋升陆军上将。[1][3][4]1945年,刘汝明当选国民党第六届中央候补监察委员,抗战胜利后在许昌接受日军投降,随即升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和郑州绥靖公署副主任,1948年被任命为第八兵团司令官,参加徐蚌会战[1][3][4]1949年,刘汝明担任京沪杭警备副司令兼第八兵团司令,协守长江;同年9月,刘汝明所部被歼,他本人则逃往台湾。1975年4月28日,刘汝明在台湾病逝,终年八十岁。[1][5][4]
当代学者宋聿修评价刘汝明言行谨慎,知识不广,思想保守,但爱护士兵,待人宽厚,在军中被称为“刘善人”,指挥作战沉着坚毅,善于防守。[3]

人物生平

投身军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