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巴尔干同盟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First Balkan War)是1912年10月至1913年5月间,塞尔维亚黑山保加利亚和希腊王国(巴尔干同盟)反对奥斯曼帝国进行的战争。战争起源于巴尔干同盟对奥斯曼帝国提出给予马其顿和色雷斯自治权要求的拒绝,得到了沙皇俄国的支持。经过激战,巴尔干同盟的军队迅速击败了兵力数和战略上都处于劣势的奥斯曼帝国军队,取得了显著的胜利。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奥斯曼帝国在欧洲剩余大部分领土上的全面灾难,导致其丧失了83%的领土和69%的欧洲人口。战争结束后,巴尔干同盟占领并分割了奥斯曼帝国剩余的欧洲领土。此外,战争还导致阿尔巴尼亚独立,引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许多平民,主要是穆斯林土耳其人,要么被杀害,要么被迫离开家园。由于奥斯曼军队的 highly politicized and disorganized 单位无法有效地撤离战争地区的平民,许多平民在占领区面对巴尔干同盟的入侵军队时处于无助状态。尽管关于平民伤亡的精确数字存在争议,但可以确定的是,战争结束后,巴尔干地区的 demographic 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起因

巴尔干半岛民族繁多,自从奥斯曼帝国在1389年的科索沃战役中击败巴尔干联军,以武力占领整个巴尔干半岛后,南斯拉夫各民族便长期受其统治。18世纪开始,奥斯曼帝国开始衰落,亦多次与俄罗斯帝国交战中战败。至19世纪初,受奥曼斯帝国统治多年的塞尔维亚人发动两次革命成功取得自治,及1830年希腊王国成功脱离奥斯曼帝国取得独立,都大大鼓舞了南斯拉夫各民族,各族的民族主义者不断发动武装起义,力图摆脱奥斯曼帝国独立。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至于俄罗斯帝国也一直为了夺取地中海出海口,多次向奥斯曼帝国发动战争。至1875年,被奥斯曼统治,位于巴尔干半岛中央的波斯尼亚因饥荒发现动乱,不久动乱蔓延至保加利亚,1877年,俄罗斯乘保加利亚动乱再次向奥斯曼帝国开战,奥斯曼战败求和,签订《圣斯特凡诺条约》当中获准塞尔维亚黑山独立,罗马尼亚则由瓦拉几亚摩尔多瓦合并,另外建立一个大保加利亚公国,但有关安排引起英国,奥匈帝国等国不满。1878年,列强举行议定巴尔干秩序的柏林会议,虽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的独立地位获国际承认,但保加利亚的版图大大缩小,波斯尼亚则交由奥匈帝国托管,奥斯曼帝国仍维持统治阿尔巴尼亚科索沃马其顿等巴尔干中部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