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法

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学者、治水专家
陈法(1692-1766),字世垂,一字圣泉,晚号定斋,清朝贵州安平(今平坝县)人。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学者、治水专家。一生著述颇丰,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水利、诗文、教育等诸多方面。所著《易笺》共八郑,为世人所称道,也是贵州唯一入选《四库全书》的学术专著。

人物简介

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举人,同年秋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刑部河南司郎中,顺德登州知府,山东运河道、江南庐凤道、淮扬道,大名道。为官清廉,悉心研究治河方略,以亲身体验著成《河干问答》一书,总结了历代治河经验,对后世治理黄河淮河、运河有重要参考价值。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河道总督白钟山被弹劾,陈为之辨解,被革职发配新疆。到新疆后,他见当地无水井,乃亲自踏勘,掘地得泉,人民感其恩,取名"陈公井"。后遇赦归里,潜心治学。主讲贵山书院廿[niàn]余年。

经历评价

白云陈氏,其祖陈旺系江南扬州府江都县人,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实施“调北征南”战略决策时,随征南将军傅友德大军入黔,后留居黔中,并以军功升授昭信校尉、平坝卫左所百户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