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友德

明朝开国名将
傅友德(?-1394年11月29日),汉族,字惟学,原为宿州相城(今安徽淮北)人,后迁居砀山(今属安徽),是明朝开国名将。[2][4][5][3][1]
至正十一年(1351年),傅友德开始加入红巾军,先后跟随红巾军将领李喜喜明玉珍陈友谅等人。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带兵前往小孤山,奉陈友谅命令在此镇守的傅友德率众前来投降。一番交谈后,朱元璋认为傅友德不同寻常,便将其提拔为将领,让其跟随常遇春征战。[2][7][8][4][5][9]而后数十年,傅友德都跟随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协助朱元璋平定天下,建立明朝。明朝建立后,傅友德又被封为了[yǐng]川侯。而后,傅友德又先后征讨巴蜀、大漠和云贵地区,战功赫赫,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被封为颍国公,后又加封为太子太师[2][10][4][7]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傅友德被赐死,葬于宿州的相城乡。[11][3]弘光元年(1644年)八月八日,傅友德被追赠为光禄大夫、左柱国、丽江王,谥号武靖,并供奉于功臣庙之中。[4][6]
傅友德一生南征北战,战功赫赫,明太祖朱元璋曾作《平西蜀文》,认为若要论诸将的功劳,傅友德应该位列第一。[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