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山

中国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境内山
小孤山,又称小孤矶、小姑山[1],位于中国安徽省宿松县城东南65千米的长江中的独立山峰,高约110米,周长近500米[8][9]。南与江西省彭泽县的彭郎矶隔江相望,东与望江县华阳镇相邻,西与庐山相隔85千米[10]。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5]
小孤山原是江中石屿,开始形成于两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时期。它孤峰独峙,三面环水,直插江心,气势险峻[7]。小孤山岩体构造形迹主要为构造裂隙面,部分裂隙经风化、卸荷等作用次生化[4]。小孤山历史悠久,相传大禹治水时,曾至此刻石记功。秦始皇东巡,勒“中流砥柱”于石上,盛唐时期小孤山的名字正式见于诗人的笔端。小孤山地势非常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7]。1987年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其为省级风景名胜区[6]。主要景点有:一天门、龙角石、龙耳洞等十多处景点[7]
小孤山地势非常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7]。其有“海门第一关”,“长江天柱”,“江上蓬莱”之美称[11]。2000年5月,小孤山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2010年,小孤山传说被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四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2]

命名

小孤山位于中国安徽宿松县境,前有青峰垂峦澎浪矶,后有平畴野娥眉州,兀立长江激流中,似“一石飞来,直插江天,孤峰突兀,击浪吐雪”。山以特立不倚而得名,其特点就是一个“孤”字。前人见山形如螺蛳发髻,所以旧称髻山;又因与鄱阳湖口的大孤山对峙,而别称“小孤山”。民间传说中,把澎浪称作“彭郎”,把小孤称为“小姑”,因此亦有“小姑山”一说[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