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城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修筑的城堡
九原城,是战国时期赵国在其西北边境兴筑的军事重镇。秦汉时代在这里设置了五原郡,以五原之名闻名于世。九原城在今乌拉特前旗三顶帐房村西。[1]
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九原城的建成年代,最早作为地名出现是在公元前493年,九原城地处乌拉山以南、黄河北,其西侧是黄河南北两条支流的汇合口。当赵武灵王追逐林胡、楼烦及匈奴等少数族、沿乌拉山向西开拓疆域时,在山谷口南兴筑九原城,成为赵国西北方的军事重镇。九原城经历了秦、西汉东汉等王朝的变迁,城市断续使用约有五百年之久。[1]新石器时代阿善遗址、赵长城、汉代麻池古城、元代燕家梁、藏传佛教名寺梅力更召等历史文化遗址保存至今,昭君出塞、文姬归汉等历史故事都与九原有关。[2][3]

历史沿革

战国时期,经过"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大军横扫晋北和内蒙古南部,开拓了疆域,把林胡、楼烦逐至鄂尔多斯高原黄河后套以南地区,与其隔黄河相望;把匈奴逐至乌拉山以北地区,与其隔山对峙,并在所占领的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土地上设立了云中郡。为了防备山北的匈奴对云中郡的反攻,赵国沿乌拉山修筑了长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国赵长城的一段。同时,在各个沟通山北的山口修筑了屯军和防御用的城障,并在其中最大的山口即今称为哈德门沟的山口的南部地区修建了一座较大的城郭,即是九原城,在城中屯有重兵,使之成为赵国在其西北部的军事重镇,有效地保障了云中郡北部地区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