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郡

中国古代行政区
云中郡,中国古代行政区,曾连续存在两个时期。首次为战国时期赵国秦代汉代。第二次为唐代,云中郡取代云州短暂的存在。[1]
战国时期,属赵国的一部份,由赵武灵王置。秦代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辖境约是今日的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以东,大青山以南,卓资县以西,黄河南岸及长城以北。西汉时期,将云中郡划分为云中郡和定襄郡东汉时期,又重新设置了云中郡。[2]
长平之战后,云中城被秦军夺取,公元前234年秦国在此设立了云中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结束战国时代,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原,划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云中郡成为其中之一。[3]唐代起,云州所管辖的地方就变成了今山西大同和朔州怀仁一带,在今天的大同旧城区有一条南北方向的主干道也名为“云中路”。唐代天宝元年(742年)将云州改为云中郡(今山西大同市与朔州怀仁一带),辖境同云州。乾元元年(758年)云中郡再改为云州。秦汉时期云中郡所辖仍基本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部,北魏云中郡所辖基本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一带。[2][3]

云中变迁

战国赵地,《史记·赵世家》“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秦置云中郡,统阴山以南,今自山西怀仁、左云、右玉以北、绥远绥远首各县、蒙古鄂尔多斯左乙、喀尔喀右翼、四子部落各旗,皆其地,汉分 秦云中郡之东北部置定襄郡,西南部仍为云中郡,治云中县,即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亦即赵故城也,三国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