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型多角体病毒

用于防治农业和林业害虫的病毒
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NPV)是一种专性昆虫病毒,属于巴赫洛病毒科,广泛存在于昆虫中。这种病毒的特点是在宿主细胞的核内形成多角体,主要影响蛾类蝴蝶类昆虫。多角体是由病毒颗粒和蛋白质矩阵组成的结构,可以保护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核型多角体病毒对于生物防治害虫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特性

核型多角体病毒呈十二面体、四角体、五角体、六角体等,直径0.5-15 μm,包埋多个病毒粒子,由蛋白质组成。病毒在寄主的血、脂肪、氯管、皮肢等细胞细胞核内发育,故称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毒寄主范围较广,主要寄生鳞翅目昆虫。经口或伤口感染,经口进入虫体的病毒被胃液消化,游离出杆状病毒粒子,通过中肠上皮细胞进入体腔,侵入细胞,在细胞核内增殖,之后再侵入健康细胞,直到昆虫致死。不溶于水、乙醇乙醚氯仿、苯、丙酮、1mol/l盐酸,溶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及硫酸水溶液乙酸。病虫粪便和死虫再传染其他昆虫,使病毒病在害虫种群中流行,从而控制害虫危害。病毒也可通过卵传到昆虫子代。转化性强,一种病毒只能寄生一种昆虫或其邻近种群。只能在活的寄主细胞内增殖。比较稳定,在无阳光直射的自然条件下可保存数年不失活。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土壤中可维持感染力达5年左右。未见害虫产生抗药性。对人畜、鸟类、益虫、鱼等安全。不耐高温。易被紫外线杀灭,阳光照射会失活。能被消毒剂杀死。

应用

核型多角体病毒主要用于防治农业和林业害虫。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已在约20个国家用于防治棉花、高粱、玉米、烟草、西红柿的棉铃虫。世界上成功地大面积应用过的还有松黄叶蜂、松叶蜂、维基尼亚松叶蜂、舞毒蛾、毒蛾、天幕毛虫、苜[xu]粉蝶、粉纹夜蛾、实夜蛾、斜纹夜蛾、金合欢树蓑蛾等害虫的核型多角体病毒。中国自己分离培养,大面积田间治虫取得良好效果的有棉铃虫、桑毛虫、斜纹夜蛾、舞毒蛾的核型多角体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