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羟色胺

一种神经递质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又称血清素(serotonin)、吲哚胺(indoleamine)或血清紧张素,分子式为C10H12N2O,是一种具有抑制功能的神经递质,可传递抑制性化学信息,同时,还具有缩血管及止血等功能。通过调节体内5-羟色胺的含量可以用来治疗抑郁、心血管疾病和胃肠道疾病等。[3][1]
5-羟色胺通常以肌氨酸硫酸盐的形式存在,可溶于水,易溶于醋酸,稍溶于乙醇类,几乎不溶于吡啶三氯甲烷乙醚醋酸乙酯丙酮等有机溶媒。5-羟色胺在酸性溶液中稳定,但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易氧化而呈紫褐色[4]
5-羟色胺广泛地分布在自然界,在植物中,在香蕉、菠萝的未熟果实中含量极大,在动物中,无脊椎动物如软体动物腔肠动物甲壳类蜘蛛类等体内含量较多。脊椎动物哺乳类以外,在青蛙、螃蛛等两栖类的皮肤含量也较多。哺乳动物体内含5-羟色胺最多的脏器是消化道。对于人类相当于体内全部含量90%的5-羟色胺,几乎全部含在肠道的肠嗜铬细胞内,仅5%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血小板等胃肠外组织或细胞内。[4][5]

发现历史

1868年Ludwig和Schmidt首次用去纤维蛋白血灌注狗腿部肌肉,发现肌肉血管阻力增加,从而认为血清中可能存在某种缩血管因子。1884年Stevens和Lee也证实血清中确实含有血管收缩物质。O'Connor于1912年及Kaufmann于1914年用实验证明血清中这种缩血管物质,不仅使兔耳血管平滑肌收缩,并与肾上腺素不同,也使豚鼠离体肠收缩,证明这种物质不是肾上腺素。1918年Hirose及Janeway等发现血清中这种缩血管物质和循环血中血小板量有关,人们推测:血清中这种缩血管物质可能系血液凝固时,从血小板释放。以后研究者陆续将这种未知物质命名为:vasotonin、thrombotonin等。后来研究揭示血小板并不形成此种物质,只是吸附和储存该物质。40年代开始,中国生理学家蔡翘教授及其同事,应用低速离心,将新鲜血浆表层血小板去除后,血清基本上失去缩血管效应,进一步证实血清中此种缩血管物质与血小板有关。他们将正常血清与组织胺酶一起保温后,仍具有相当强的缩血管作用,证明这种缩血管物质非组织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