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舫

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王少舫,男,(1920年10月11日-1986年7月19日),原名王少芳,出生在中国江苏省南京市,[a]曾任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剧协会员、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副团长,中国黄梅戏男演员,主工小生,兼演老生[2][8]
1929年王少舫到上海从师鲍小林学京剧,工老生。[7][9]四年后在安徽安庆首次登台出演《南阳关》。[10]此后跟随继父辗转东台盐城、南京等地演出。[11]1938年开始尝试对黄梅调的唱腔进行改革,次年与黄梅戏演员合作出演《王清明合同记》。[9]1942年,王少舫开始推行“京戏皖唱”,陆续出演了《四郎探母》《诸葛亮招亲》《游龙戏凤》等剧目的京戏皖唱。[12][13]1948年王少舫辗转到合肥,投身到“戏改”运动中。[14]次年创办新生平剧社并任社长,期间执导了《小仓山》等多部京剧作品。[2]
1950年王少舫开始正式改唱黄梅戏,并任民众黄梅戏剧团团长。[15]此后随省团去往各地慰问演出,并多次获得演员一等奖[9]1955年开始多次参演戏剧电影如《女驸马》《牛郎织女》等[5][16],并随省团去各地演出。[16][9]同时,他也积极参与现代戏的改编和排演,不断推动黄梅戏的革新。此后的年代中,尽管遭遇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打压,王少舫始终未放弃对黄梅戏艺术的追求和传承[17],他依然参与了《沙家浜》《红灯记》等样板戏的排演,1972年后,更是执导了小戏如《一篮花生》和《奇峰岭》。1974年还在安庆人民大会堂演出了《向阳花》等多部小戏。[17]直到1986年去世,他都致力于推广和完善这一地方戏剧形式。[9][17]
王少舫将京剧艺术与黄梅戏[róu]合起来,开创了黄梅戏“生行”唱腔的新路径。[18]其唱腔从不卖高腔,捏细声,矫揉造作,奶声奶气,而是从黄梅戏的本嗓传统演唱出发,自然发声,本色演唱。[19]代表作品有《天仙配》[4]《女驸马》[5]牛郎织女[6]等。

人物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