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

苏丹共和国首都
喀土穆(阿拉伯语:الخرطوم‎;英语:Khartoum)是苏丹共和国的首都,位于乌干达白尼罗河埃塞俄比亚青尼罗河交汇处,向北奔向埃及,流入地中海。喀土穆市区人口约100万,由北喀土穆恩图曼两个部分组成,大都会人口可能超过400万。2019年,喀土穆位列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231名,是苏丹最大的都市区

历史

喀土穆在古时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林。13世纪初,苏丹部落中的马哈斯人向南越过沙漠迁徙至此,因为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他们便在这里定居下来,并把这个地方取名为“洛尔托姆”,意为“河水和泉水的交汇处”。到了15世纪,阿拉伯人开始大批南移,格尔托姆也成了交通要道和贸易集市,这座小小的村镇也慢慢向城市转化。青白尼罗河在喀土穆合流之后,远看交汇处的地形象是一头大象的鼻子,因此,阿拉伯人改称这里为“喀土穆”,阿拉伯语意即‘像鼻子”。1825年,土耳其统治者穆罕默德·阿里把喀土穆作为苏丹的首府。1884-1885年,喀土穆毁于英国侵略战争,1898年开始重建。1956年苏丹独立后,喀土穆呈现出新的面貌。

地理

喀土穆是两条尼罗河的交汇处,青尼罗河在与白尼罗河汇合前的河床中央有一小岛叫“土堤”,将青尼罗河一分为二,南边一股水在小岛南侧同白尼罗河相遇,向前流去,又在小岛北端同其另一股水汇合,青白尼罗河由此合二为一,称为尼罗河,然后一直向北流往埃及。由于两河上游水情以及流经地区的地质构造不同,两条河水一条呈青色,一条呈白色,汇合时泾渭分明,水色不相混,平行奔流,犹如两条玉带,堪称喀土穆一大景观。喀土穆有“世界火炉”之称,气候炎热干燥,年平均气温为28.7℃,最高气温达47.2℃,每年3月到11月,白天一出门,滚烫的热浪就扑面而来,宛如步入桑拿房常常晚上10点钟去散步,地面仍散发阵阵的热气。4、5月份是来自撒哈拉沙漠沙尘暴肆虐的季节,狂风卷着漫天的沙尘气势汹汹、昏天黑地地一刮数天。漫天黄沙无孔不入,人在屋中,也能感到阵阵土腥味,甚至有时睡梦中也会被憋醒。到了7、8月份雨季,偶尔倾盆大雨,大雨过后,没有下水道的整个城市到处积水,成为“水乡泽国”。冬季,酷热荡然无存,这时空气清新,能见度高,尽可放心地做深呼吸,夜晚仰望天空,星星月亮清晰可见,仿佛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