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书

清朝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
张玉书(1642年7月22日-1711年7月3日),字素存,又字京江,号润甫。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清朝政治人物。他是张九徵的次子,长兄为张玉裁。张玉书自幼刻苦读书,顺治十八年(1661年)进士,精通春秋三传,深谙史学。他历任翰林院编修、国立子监司业、侍讲学士,最终晋升为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康熙五十年五月十八日,张玉书在热河去世,谥号文贞。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张玉书被任命为刑部尚书,后调任兵部尚书。康熙二十九年,他拜为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张玉书随康熙帝征讨噶尔丹。他在任期间,直亮清勤,朝廷倚重他。康熙十八年(1679年),张玉书主持修《明史》,并先后出任《平定朔漠方略》《佩文韵府》(1704年-1711年)和《康熙字典》的总裁官。[1]
张玉书擅长古文辞,被誉为一代大手笔。他的著作《张文贞集》共十二卷,《清史列传》中有传。

人物介绍

张玉书(1642年7月22日~1711年7月3日) 字素存,号润甫,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五年六月二十二日(1642年7月22日),卒于清圣祖康熙五十年五月十八日(1711年7月3日),年七十岁。张九徵次子,长兄为张玉裁。自幼刻苦读书,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精春秋三传,深[suì]史学。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侍讲学士。二十三年(1684)授刑部尚书,调兵部尚书。二十九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康熙三十五年(1696),随皇帝征噶尔丹叛乱。历官凡五十年,为太平宰相二十年。久任机务,直亮清勤,朝廷倚以为重。康熙十八年(1679)主持修《明史》,先後出任《平定朔漠方略》、《佩文韵府》(1704—1711)、《康熙字典》的总裁官。他数度勘视河工,支持靳辅主持治河工程。康熙四十九年(1710),告病辞官,仍慰留在朝,康熙五十年(1711),以七十岁高龄随康熙至热河,病死塞外,[shì]文贞。玉书工作古文辞,称一代大手笔。著有《张文贞集》十二卷,《清史列传》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