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属

桑科榕属植物
榕属(学名:Ficus Linn),是桑科内的其中一属,也是榕族(Trib. Ficeae Trec.)的唯一属。包含约1000种的树木、灌木及藤本植物等。原为热带雨林的原生品种,但也有部份延伸至暖温带,常被统称为榕树。本属的模式种无花果Ficus carica Linn ,常被当作水果而广泛种植,原产于东南亚和地中海地区(从阿富汗、葡萄牙)。许多其他品种的果实也可供食用,是野外求生中常当为应急食品的食物,也是野生动物们的食物。榕属植物在文化方面或是实用性上有相当关联。

植物学史

榕属植物并没有很明确的化石留存。依据分子钟推测其至少存在60-80万年,是相当古老的一属。现存的主要物种的辐射适应已经发生在最近的20到40万年。根据榕属植物的繁殖系统,生活习性以及花序果的着生位置将其分为4个亚属,制定了较早的榕属分类系统。20世纪50年代以来,榕属植物与传粉昆虫之间的专一互惠共生关系开始被认识,属研究热点。

形态特征

榕属是在生态圈中包含乔木、灌木和藤本,形态变化大的一属。大部分为常 绿,但有些落叶品种会攀附在乔木到高处以得到阳光。榕属植物因其特殊的隐头花序和与榕果小蜂形成的特殊授粉系统而容易辨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