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

桑科榕属灌木
无花果(学名Ficus carica L.)为桑科Moraceae榕属Ficus)落叶灌木,别名阿驵红心果[2][1]。原产于小亚细亚地区,在世界分布于法国英国土耳其埃及摩洛哥等地,在中国分布于新疆、山东陕西江苏等地[3][4]。无花果喜温暖潮湿、光照充足的环境,耐干旱和高温,不耐积水和寒冷,适宜生长在土层较厚、排水通畅的沙质土壤中[5][6]
无花果高3-10米,多分枝;树皮灰褐色,小枝直立,粗壮。叶互生,厚纸质,广卵圆形;叶柄粗壮,托叶卵状披针形,红色。雌雄异株,雄花[yǐng]花同生于一榕果内壁,雄花生内壁口部。榕果单生叶腋,大而梨形,成熟时紫红色或黄色;瘦果透镜状。花果期5-7月[1]
无花果的果实味道浓厚甘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可鲜食,也可用来加工果酱、罐头、果脯等食品[7][8]。无花果株形独特、枝繁叶茂,是良好的园林及庭院绿化观赏树种[9][10]。据《中药大辞典》记载,无花果的根、叶和果实可入药,其根和叶具有清肺利咽、解毒消肿的功效,果实具有清热生津、健脾开胃等功效[11]

植物历史

栽培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