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

桑科榕属植物
榕树(Ficus microcarpa L. f. ),又名赤榕、万年青、细叶榕等,是桑科Moraceae榕属常绿大乔木[2][3]。榕树原生热带亚热带亚洲海地巴勒斯坦秘鲁西班牙委内瑞拉等国引种栽培[3][4];在中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海南浙江广西等省区[2][3][1]。常生于海拔1900米以下山区及平原,喜光也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3][5]
榕树为常绿大乔木,成株高15~25米;树冠广展;老树常生有锈褐色气根;胸径达50厘米,树皮深灰色;互生,窄椭圆形,薄革质,表面深绿色,干燥时呈暗褐色,有光泽;隐头花序(榕果)成对腋生于生叶的小枝或无叶的老枝上,雄花雌花[yǐng]花同生于其内;榕果扁球形,成熟时黄或微红色;瘦果卵圆形。[2][3][6]
榕树雌雄同株,花期5~6月,其依赖传粉小蜂Eupristina verticillata)完成有性繁殖,并借由食果鸟类和蚂蚁进行种子传播[3][7][8][9][10]。人工繁殖包括种子、扦插和压条3种方式[11][12][13][14][15]
榕树树形奇特、树干巨大,可在庭园、校园、公园、庙宇等处孤植、列植、群植,也可盆栽制作盆景[16][17];其枝叶茂密、树冠开展、根系发达,抗污染、抗风、滞尘能力强,可用作行道树以及沿海地区抗风先锋树种[18][19][20][21]。榕树的叶、气根、树皮、果、树脂皆可入药[22][23];其树皮纤维不仅可制鱼网及人造棉,亦可提取[kǎo][24]
榕树是北美、南美与地中海沿岸地区公认的入侵植物[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