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月港

明代福建四大商港之一
漳州月港,位于福建海澄县东南约25公里处,南接南溪,东北通海潮,形状如月,又名月泉港。隆庆开放前,它是海商走私贸易的小港湾,土地贫瘠,百姓靠海为生。因地处偏远,这里成为海禁时期海商走私的理想据点,逐渐受到关注。[1]
明初以来,当地人民为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努力开发山区、围垦海滩。相关史志中有很多这样的记载,比如邻县龙溪“堰海以田”。人民群众还在山腰乱石间开垦出小块田地,种植作物。这些记载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反映出生产条件恶化和人民生活艰难。[2]
历史告诉我们,当农业无法维持生计时,人民会寻求其他生计,如手工业和商业。在漳州,手工业尤其是纺织业蓬勃发展,其产品畅销国内外。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兴起,而濒海的地理位置使出海贸易成为重要的谋生手段。尽管官府实行海禁,但走私贸易仍在月港兴盛。最终,明廷部分开放海禁,月港因此繁荣起来,并设立了海澄县。隆庆开放后,月港的海外贸易范围扩大,船只增多,人口增长,城区扩建。然而,明朝末年的战乱使月港衰败。[3]

港口简介

漳州月港是古代福建四大商港之一。明景泰天启年间(1450~1627年),月港从一个民间自由贸易港口发展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外贸中心,其兴起到繁荣昌盛近200年。它与东南亚、印度支那半岛以及朝鲜琉球日本等47个国家和地区有直接贸易往来,并以吕宋(菲律宾)为中转,与欧美各国相互贸易,在我国外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