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村

北京市海淀区下辖村
魏公村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南部,紧邻西三环北路北三环西路,包括自石桥路和学院南路交叉路口西南隅的社区。目前,这里共有少数民族常住人口4336人,涉及39个少数民族。其中,穆斯林常住人口1385人,占少数民族常住人口数量的15.73%。[1]
史料记载:“畏兀村,盖京西直门外村名,本西域畏兀部落,元太祖时来归,聚处于此,以称村焉。”明成化年间,这个村子叫畏兀村。到了20世纪20年代,这里便被称为魏公村了。[2]魏公村之所以长盛不衰,除了它成为畏兀儿人的聚居地之外,更重要的一点,这里庙宇兴盛,成为普通人乃至统治者的信仰寄托。在7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魏公村已经成为了北京一道靓丽的风景。它的存在,见证了汉族维吾尔族民族之间的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处。同时,魏公村也见证了北京文化海纳百川的文化特点。[3]

历史沿革

新疆维吾尔族人在北京一带的活动,始见于唐代的记载。他们“多为商买于燕……尤能别珍珠”。到了元代,情况大为改变。当时维吾尔族的首领臣附于蒙古汗国蒙古族的统治者从维吾尔族人那里吸收了不少先进的文化技能和比较完整的典章制度,并在政治、军事、文化各方面,大量地[zhuó]用维吾尔族人。廉希宪做过元代的平章政事,官位相当于副丞相。他的父亲布鲁海牙成吉思汗的宿卫,做过断事官、宣慰使,职位也很高。廉希宪的弟弟廉希贤曾任礼部尚书和驻外使节。小云石海涯一家三代都在元代任官。大都西的畏吾村,成为维吾尔族兄弟聚居的地方,他们或经商或制酒,或冶炼[bīn]铁,元人黄文仲在《大都赋》中赞“平则为西贾之派”,平则门即今天的阜成门。明代成化年间,太监墓志铭称这个村“谓务村”。正德年间,太监墓志铭称“委兀村”,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称“畏吾村”,万历年间成书的《宛署杂记》称:“苇防护林地”,都维吾尔族的译音。直到清代道光十四年(1834),这个村子仍叫畏吾村。清人乔松年《萝[]亭札记》载:“畏兀村,盖京西直门外村名。本西域畏兀部落,元太祖时来归,聚处于此,以称村焉。”清人查礼《畏吾村考》中写道:“京师西直门外,有村名畏吾。”民国四年(1915)绘制的《实测京师四郊图》标有魏分村,“文革”被发言权成“为公村”,1982年又恢复“魏公村”原名。

地名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