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陵

位于河南三门峡灵宝市的陵墓
女娲陵即“风陵”,因女娲氏姓风,故而其墓又称风陵堆。在今灵宝市阌乡县西20公里的黄河中。

正文

《太玉寰宇记》载:“风陵城在其下[wén]乡津,去县三里,即风陵故关也。女娲之墓,秦汉以来,俱系祀典。” 《河南府志》云:女娲陵在阌乡县黄河滨。唐天宝末忽失。乾元初,复涌出。遂名风凌渡,盖后风姓故也。” 《阌乡县志》载:“天宝十一年六月,阌乡县黄河滨女娲墓因大雨晦冥,失所在。乾元二年六月,濒河人闻 有雷,晓见其墓涌 出,上有巨石,石有双柳,时号风陵堆。盖女娲亦风姓。”阌乡县治今为灵宝市阳平镇文乡村。文乡西约20公里的原黄河滨(今在河中)有一古墓,名曰风陵堆,地近陕西潼关县城与山西芮城风陵渡,正值豫晋陕三省交界地带,黄河水流经上处,吼声如雷,波浪激天,因此“风陵波浪”为灵宝胜景之一。
中原地区有关伏羲文化的胜迹甚多,除上述外,尚有登封三皇(伏羲、女娲、神农)庙,新郑风后(女娲)岭、荥阳水紫金山伏羲庙、汜水白玉岭女娲祠、洞济源王屋山主峰天坛山顶女娲补天五色石、沁阳女娲山与女娲祠、信阳鸡公山上女娲祠、上蔡伏羲庙等。在这些地方,大都伏羲、女娲共祀。特别是淮阳西华二县相邻,近在咫尺,一为羲皇故都与伏羲陵所在,一为娲皇故都与女娲陵之遗墟,充分反映出伏羲族中两个氏族或部落之间的亲密关系。当地百姓尊稳称伏羲为“人祖爷”,女娲为“人祖奶奶”或“人祖姑娘”,叫太昊伏羲陵为“人祖陵”,女娲庙为“人祖奶奶庙”或“人祖姑娘庙”。
表明伏羲确为中华人文始祖。至今民间还流传着伏羲的由来、女娲娘娘、莲生伏羲女娲、龟为媒、女娲捏泥造人畜、伏羲演卦、人祖爷女儿宓妃等传说故事,加上考古发现的仰韶、在汶口文化遗址,足以窥见伏羲文化在中原播迁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