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酱

调味酱
黄豆酱别名黄酱,是以黄豆、面粉为主要原料,经蒸 煮、制曲、发酵等工艺酿造而成的半流动状发酵食品。 黄豆酱中含有蛋白质蛋白黑素、肽类、异黄酮维生素等大量有益于人体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功能。长期以来,黄豆酱作为中国传统调味品,以其适宜的口感、浓郁的香味和诱人的色泽,深受全国各地人民的喜爱[1][2]

历史起源

东汉时期《论衡·四讳篇》中记载“世讳作豆酱恶闻雷,一人不食,欲使人急作,不欲积家逾至春也。是说当时制酱的忌讳,这也是有记载的首次提到豆酱阎。有学者认为西汉时期“豆’’通常表示“大豆”,“酱”的含义就与原来有所不 刚[],专指大豆发酵酱”。《急就篇》中“燕荑盐豉[]酢酱” 的“酱’被认为是豆酱,颜师古对《急就篇》的注解中认为酱是“以豆合面而为之”,即认为豆酱是大豆和面粉混合在一起生产酱。《四民月令》中还建议了豆酱的制作时间为一月份,但是直到《齐民要术》中才有详细记载酱制作过程的方法,生产酱时需要比生产豉加的面粉更多,并与大豆混合,加入预制的曲霉一起培养。豆酱在《齐民要术》中放在肉酱之前,且篇幅长于肉酱,可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豆酱的地位已经超过了肉酱。唐朝著作《新修本草》中记载“酱多以豆做,纯麦者少。又有肉酱、鱼酱,皆呼为[hǎi]”即 酱通常由大豆制作而成,少量由小麦生产,也有一些是由肉或者鱼制作的。唐朝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中国的制酱技 术传入日本,同期制酱技术传入朝鲜半岛宋朝时《梦粱 录》中记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酒酱醋茶”,元曲中则变为“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后的几个世纪中酱在文献中被记载的频率非常高,但是多为烹[rèn]中使用方法的记载。由此可见从唐开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豆酱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着重要的地位[4]

制作方法

关于黄豆酱的制作方法有很多,以家庭黄豆酱的制作方法为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