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历史事件
香港回归是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历史事件。[2]
1683年至1841年间,英国多次在香港停留、测探和调查,为占领香港做准备。1840年6月,英国为保护鸦片贸易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1856年10月23日,英国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北京被占领,皇帝出逃,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英国为了扩大占领利益强行逼迫清政府签新约,1898年6月9日英国与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99年。中华民国时期,历届民国政府从未承认中英不平等条约,并曾试图在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上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尽管有多次罢工和社会抗议,但由于英法的拒绝和国内社会的不稳定,未能成功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3][4][5][6][7][8][9]
20世纪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并首先用于解决香港问题。1982年中英双方在开始正式谈判。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率代表团到北京就香港的未来安排与邓小平展开会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希望通过外交谈判,以主权换取治权的方式保持英国对香港的长期统治。邓小平则坚决维护中国对香港的主权。1982年12月至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经过22轮外交谈判,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1988年,双方完成了香港过渡时期的安排。包括选举、立法、司法、公务员等方面的交接安排。此后,双方不断进行沟通,以确保香港过渡时期的顺利进行。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0][9][11]
香港回归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是“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的例证,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新方案。同时也为解决港澳问题奠定了基础,为通过和平谈判方式解决国际遗留问题提供范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回归篇、电视剧《我的1997》《鲁平口述香港回归》等影视作品记录了香港回归的历史事件。[12][13][14]

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