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胡萝卜

伞形科胡萝卜属的一种植物
野胡萝卜(学名Daucus carota)为伞形科(Apiaceae)胡萝卜属Daucus)的一种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红萝卜黄萝卜、山萝卜、野萝卜[1][2][3]。野胡萝卜原产于阿富汗奥地利等地,后被引入中国、阿根廷等地,在中国产于四川贵州、湖北等地,多生于海拔600-2900米的田边、路旁、河岸、河滩等地[3][4][5]。野胡萝卜是一种阳性植物,喜生于向阳的开阔地段,其落地种子会随风、雨水、灌溉水及收获物进行传播,也可随人、畜携带传播[6][7]
野胡萝卜高15-120厘米。根肉质,细长,圆锥形。花通常白色,有时带淡红色。果实圆卵形,棱上有白色刺毛[3]。野胡萝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茎叶柔嫩多汁,可作青绿饲草,也可加工成干草粉或调制青贮饲料。此外,野胡萝卜的肉质根和种子也是很好的多汁饲料和精料,其茎叶还可用做绿肥,果实可提取芳香油[6]。据中国医药典籍《中华本草》记载,野胡萝卜的干燥成熟果实可入药,具有生干生热、利尿退肿、祛寒通经等作用,可治疗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8]
胡萝卜是胡萝卜田里的拟态杂草,可能是中国元代时期引种胡萝卜时顺便引入的,其在《救荒本草》《药物之园》《本草求真》等古籍中早有记载[9][10][8][11]。野胡萝卜常侵入菜园、草地和麦田,是常见的农田杂草之一,其常成片生长,可形成优势种群和单一群落危害,发生严重时易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5][7]。2013年,野胡萝卜被《中国入侵植物名录》列为2级严重入侵类植物[12]。防治野胡萝卜可直接人工拔除,也可喷施化学药剂[9][13]

植物历史

栽培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