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冰洋

世界上第五个被确立的大洋
南冰洋(英语:Southern Ocean),又称南极海、南大洋或南极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端汇合而成的海域,围绕南极洲[10];因在海洋学上发现南冰洋有重要的不同洋流,因此国际海道测量组织于2000年确定其为一个独立的大洋[1],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被确认的大洋[11]。2021年6月10日世界海洋日当天,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宣布,南极洲周围海域将被称为南冰洋,并正式承认南冰洋为地球第五大洋[12]。南冰洋是五大洋中的第四大洋[1],位于南极地区60°S以南。南冰洋面积为2,196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海洋总面积的十六分之一,平均深度3,270米,最大深度7,432米[4][11][5][13][14]
始新世末,冈瓦纳大陆解体,德雷克海峡出现(距今约3,400万年前),之后南极绕极流形成,成为南冰洋划分边界的重要依据[2][15]。南冰洋气候类型通常划分为极地气候,终年严寒,海温在-2℃~10℃之间,平均温度为2~4℃,夏季海温高,冬季海温低,可降至-40℃[16]。南冰洋风力较强,主要气旋为温带气旋,大气环流具有明显的纬向对称性[17]南极夏季海冰范围300万平方千米,在冬季海冰面积最大时,覆盖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海冰的厚度通常在1米左右[18][19]。南冰洋生态系统以磷虾为基础,近岸海区海底的动物有无柄水[]虫、珊瑚、多孔动物浮游动物,以及觅食的蟹类海蜘蛛等足类、环毛虫多毛纲、回声虫、海星和各种甲壳类软体动物[20]。海底有鳗鱼海螺、鼠尾鱼和鳕鱼,还有罕见的非骨类鱼类蓑鲉[yáo]鱼。此外,企鹅、海豹等常见两栖或陆地动物以及大型哺乳动物鲸类在南冰洋地区均有发现[4][13]。此外在南冰洋海底蕴藏着超过500亿桶的石油和30,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21]
16世纪初西班牙探险家首次发现南冰洋[22]。1821年1月,俄国船长别林斯高晋南极海域发现了亚历山大岛[23][24]。1904年,阿根廷在南极南奥克尼群岛劳里岛建立了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奥尔卡达斯站[25][26]。1984年11月,中国首次开展南极科学考察[27],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相继在南极洲建立了两个常年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1984年以来,中国每年组织科学考察队赴南极开展综合科学考察。2009年1月,建成了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2014年2月,建成中国第4个南极考察站——泰山站[28]。2023年1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队乘“雪龙号”驶离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主要目的是建设罗斯海新站,将是我国在南极的第五个考察站[29]。2024年1月1日,中国南极科考队员乘坐雪地车,从南极中山站出发,在南极大陆上行驶半个多月,抵达南极昆仑站。[30]。1月6日,中国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布放深水生态潜标[31]

发现及命名

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