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大陆

南极洲除周围岛屿以外的陆地
南极大陆(Antarctic Continent[1]),又被称为孤立大陆[2]、白色大陆[3],是指南极洲除周围岛屿以外的陆地[3],地处地球最南端,其四周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围绕,形成一个地球的巨大水圈[9]海岸线长约24000千米[2],总面积1239万平方千米[3]
在1.95亿年以前,整个地球为一块巨大的“联合古陆”,南极大陆由冈瓦纳古陆分离、解体、漂移而移到了现今的位置[6]横贯南极山脉(Transantarctic Mountains)把南极大陆分为东南极洲(East Antarctica)和西南极洲(West Antarctica)两部分,东南极洲主要由冰雪覆盖的高原组成[10][11];西南极洲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12]。南极大陆为极地气候[13][4],常年积雪,是世界上最冷、最高、最干燥,也最多风的地方,夏冬两季特点鲜明[4]。南极大陆所处的南极洲陆地动物有150余种,其中生长在南极大陆上有蜱、螨、尖尾虫和[měng][14]。南极大陆的菲尔德斯半岛(Fildes Peninsula),鉴定出浮游硅藻75种,未鉴定出11种,优势种为极细舟形藻、冰川舟形藻、南极楔形藻、南极海链藻等[15]
1821年1月,俄国船长别林斯高晋(Беллинсга́узен)带领“和平”号和“东方”号在南极海域发现了南极洲的一个大岛——亚历山大岛(Alexander Island)。在同一期间,美国英国亦宣布第一个发现南极大陆[16][17]。1954年2月13日,澳大利亚在南极大陆的麦克罗伯特森地(Mac Robertson Land)上建立了第一个科学考察站——莫森站(Mawson Station)[18]。南极大陆有铁、铜、锰、金和银等金属矿产[19]。其中,东南极大陆的铁矿蕴藏丰富,在东南极查尔斯王子山Prince Charles Mountains)有“南极铁山”之称,可供世界开发利用200年[20]铜矿主要分布在南极半岛(Antarctic Peninsula)[21]。南极大陆自然风景独特,有冰川冰山[22]极光[23]格罗夫山(Grove Mountains)等自然景观[24]
截至2020年,世界上30多个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基地[25][26],对南极大陆的地质、地理、冰川、气象、固体地球物理、高空大气物理、海洋生物、大地测量极地工程等进行考察研究[27]。南极大陆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臭氧层空洞现象[4]、气候变暖[28]冰盖融化等[29]。自1992年至2020年间,南极冰盖平均每年损失约1000亿吨冰,导致全球海平面每年上升约7毫米[29]

发现与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