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

印度岌多王朝时期出现的中期大乘佛典之一
《楞伽经》(梵语:लंकावतारसूत्र,罗马转体:Lankāvatāra-sūtra)全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或《入楞伽经》,是印度岌多王朝时期出现的中期大乘佛典之一。[2]“楞伽”二字系梵音,意译为“难入”。[3]因其思想以“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为中心,又涉及“三界唯心”“唯识”“种性”“禅定”“涅[pán]”“顿渐”等重要思想,所以被视为唯识学的基础。[4]目前,国内《楞伽经》共有三种译本,一是南朝宋元嘉二十年求那跋陀罗的译本,即《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总为一品,题作“一切佛语心品”;二是元魏延昌年中菩提流支的译本《入楞伽经》,共十卷,分十八品;三是唐久视元年实叉难陀的译本《大乘入楞伽经》,共七卷,十品。其中最早,也对中国佛教产生最大影响的是宋译《楞伽》。[1]此外,《楞伽经》还有藏译本和日本南条文雄校刊的梵本,藏译本与梵本比较接近。[5]现在《楞伽经》收录于《大正藏》第十六册,《续藏》第十六册,《龙藏》第三十五册, 《积砂藏》第十册,《高丽藏》第十册。[5]
《楞伽经》可以大概分为般若、唯识、真常几部分,以楞伽城城主罗婆那王请佛往楞伽城说法为引子,以大慧菩萨问法为契机,引出如来的宣讲佛法,[6]以离名绝相的第一义心为宗旨,以妄想无性为旨趣,以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为教义特征,以自觉圣智为主体,以斥小辨邪为目的,其中内容基础扎实,义理深[suì][4]《楞伽经》主要透过大慧菩萨一百零八句的问法,佛陀揭示了第一义谛真实之理。[4]
《楞伽经》思想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融汇了空、有二宗,既注重“二无我”,又讲“八识”、“三自性”;二是把“如来藏”和“阿赖耶识”巧妙地统合起来。因此,《楞伽经》既是“法相唯识宗”借以立宗的“六经”之一,又被菩提达摩称为“印心”的依据,并推动形成了一代楞伽师和在禅宗发展史颇具影响的“楞伽禅”。[7]

经名释义

《楞伽经》全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或《入楞伽经》,“楞伽”,梵语 Lanka,即今斯里兰卡岛的别名,Vatara意为“入”或“表露”,“阿跋多罗”则是不可往、不可入的意思。[5]所谓“难入”者,原指摩罗耶山陡峭险绝,是平常常人所难到达的;楞伽城本来没有进入的方法,不是神通广大的人进不了。[3]楞伽经被当今许多著作认为是位于印度南部斯里兰卡“ (Sri Lanka),可是并没有充足的依据来证明此 Lanka 就是当今的 Sri Lanka,有待证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