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经

东汉问世的道教早期经典
《太平经》,又名《太平清领书》,是道教的重要典籍,为东汉末太平道(早期道教组织)所传奉并视作天书。由于该书规定了青首丹目的装帧形式,因此又有“青道”“青[]书”等别称。该经追求协和安平、讲述天生地养的常道,所以有“洞极天地阴阳之经”“洞极之经”“大乐之经”等名称。[3][4]该书问世于东汉末,成书时间和作者不详。据《后汉书》记载,汉顺帝时期,琅玡人宫崇曾向朝廷进献其师于吉(又作“干吉”)得到的《太平清领书》,桓帝延熹九年(166),儒生襄楷再次进献此书。学界通常认为,《太平清领书》即今《太平经》,非一人一代所成,于吉和宫崇可能参与了《太平清领书》的编写。关于于吉和宫崇的记载较少,于吉是会各种方术、传播道书的道士,在三国时期吴国地区信徒极多,后为孙策所杀。宫崇,相传是修成地仙的道士,著有两百余卷道书。[5][6]
该书在东汉末年,国家动荡不安的背景下问世。当时的东汉社会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苦难中的百姓多求助于宗教。《太平经》应运而生,书中用宗教思维去认知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提出了大量的政治观念,将天下太平作为理想追求,代表下层民众反对统治者恃强凌弱,主张自食其力,周穷救急等理念。《太平经》假托神人(或称天师)与六方真人问答,以二者对话和问答为体,宣讲原始道教教义方术。该书内容庞杂,大抵以奉天法道、顺应阴阳五行为宗旨,广述治世之道以及长寿成仙、治病养生、通神占验之术,其中包含元气、阴阳、承负、财富均平、学道修仙以求长生等思想。[6][3]
原书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部,共一百七十卷。[3]现今《道藏》保留了《太平经》残卷五十七卷。另有唐末道士闾丘方远节录的《太平经钞》十卷,敦煌遗书《太平经目录》一卷。1960年,当代学者王明据有关资料进行整理、辑校和补遗,撰成《太平经合校》一书,大体恢复了一百七十卷本《太平经》原貌。《太平经》中关于政治的内容较多,问世不久,便为张角等太平道团所利用,参与政治活动,组织发动农民起义。《太平经》是中国宗教史和思想文化史上真正映现出道教特质与特色的第一部原始经典,为道教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后世道教各派教义,多受此书影响。如南北朝隋唐上清派道士周智响、闾丘方远等人均传习此书。[2][6]专注于《太平经》研究的当代学者杨寄林,汉语语言学学界泰斗向熹等人对《太平经》的学术价值、思想价值都做出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部对道教和整个中华文化都有重要意义的书。[7][3]

书名

原文解释书名为“太者,大也,天也,天能覆育万物,其功最大。平者,地也,地平,然能养育万物。经者,常也。天以日月五星为经,地以岳渎山川为经,天地失常道,即万物悉受灾。帝王上法皇天,下法后地,中法经纬星辰岳渎,育养万物,故曰大顺之道。”意思是,帝王要如天之大,似地之平,守行并绝对顺适天生地养的常道,达成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极度协和安平的状态。《太平经》即是讲述其中道理的书,因此取名为“太平经”。因书中内容玄奥,多有涉及政治,此书又有“洞极天地阴阳之经”“洞极之经”“大乐之经”或“皇天洞极政事之文”“大洞极天之政事”“天之洞极正道”“止奸伪兴天地道之书”等别称。由于该书装帧具有固定特征,此书还有“太平清领书”“青道”“青箓书”等别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