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斑背肛海兔

海兔科背肛海兔属下一种
蓝斑背肛海兔(学名Bursatella leachii[1]是海兔科,背肛海兔属的软体动物,因外表具蓝(青)色眼状斑点,且肛门位于背部得名,别名有海珠、海粉虫等[4]。其主要分布于热带大西洋、印太海域和地中海地区[5][2]中国常见于东海、南海部分海域[7]。其为杂食性,体色也会依据食物种类和栖息环境发生变化[6]。蓝斑背肛海兔雌雄同体,常见三、五个或十几个连成一串交尾并进行异体受精,交配一天后即可产卵[4][8]。其有一定自我防卫能力,皮肤中具麻痹性挥发油,可麻醉捕食者;腺体可分泌的紫色液体,射出可使海水变紫红色,用于干扰捕食者[6][9]
成体蓝斑背肛海兔体长在9~12厘米[6],最长有达15厘米[5],体呈纺锤形,柔软,体表有黏液,头部具有两对触角和眼点[4][6]。体色呈黄褐至青绿色,除背面和边缘的青绿或蓝色眼状斑点外,背侧面亦散布大小不等的黑色斑点及深色阴影[6][10],头部与胴部有多数大小不同的突起[6],足位于身体腹面,是匍匐移动的器官[6][10]。其常栖息于海水通畅的海湾潮下带滩涂或海藻上,产卵期间爬行至潮间带[11][3]
蓝斑背肛海兔有丰富的药用和食用价值[6][3]。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体内部分成分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6],其卵群带营养丰富,在中药应用中被称为“海粉[4]。海粉一词较早记载于明代李梴的《医学入门》,清代李调元《南越笔记》中表明,其在明清时期已有相当完整的养殖和使用方式[4]。蓝斑背肛海兔是中国福建部分地区常见的经济动物,[11][12]畅销中国福建和东南亚等地[11],但产量始终不高,主要因持续繁殖的卵群带受限,若要持续开发需进一步提高养殖技术[3]

命名与分类

1817年,由亨利·玛丽·杜克罗泰·德布兰维尔(Henri Marie Ducrotay de Blainville)首次描述并命名为Bursatella leachii[13],常见异名Notarchus leachii cirrosus W. Stimpson(1855)亦见于部分资料[2],且常被列为无楯目Anaspide)[5]。本词条依据综合分类信息系统(ITIS),将蓝斑背肛海兔列入异鳃亚纲(Heterobranchia),海鹿目(Aplysiida),背肛海兔属(Bursatell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