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

香港作家金庸所著武侠小说
倚天屠龙记》,别名《天剑龙刀》,是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现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连载于1961年7月6日-1963年9月2日的香港明报》,1976年修订后正式出版,2003年作者再次修订。[2][3][4]
《倚天屠龙记》以张无忌的成长为线索,讲述了元朝末年,张无忌的双亲无意被卷入了因夺屠龙刀而引发的江湖纷争中,年幼的张无忌目睹父母双亡,并被“玄冥二老”所伤后被张三丰带往少林寺求得《易筋经》解毒,在无意中获得武功秘籍《九阳神功》,机缘巧合练就神功,清除了体内的寒毒,还在明教光明顶用超凡的武功化解了武林的纠葛,成为了明教教主。之后张无忌领导着明教化解了各种恩怨。在明教即将扩张之时,却再次遭遇了内部的算计,张无忌对此感到失望,主动辞去了明教教主的职位,与赵敏一同前往蒙古,远离江湖纷扰。[5]
倚天屠龙记》武侠风味浓厚,金庸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情爱叙事和人物塑造。[6][7][8]文中包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描绘了古今社会中欲望膨胀的负面影响,强调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表现众武林豪杰质朴自然,形态各异的精神风貌,同时反映了超脱恩怨情仇、超脱名利、以及超越生死的道家文化精神[9][10][11][12]
倚天屠龙记》把《明报》自《神雕侠侣》以来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吸引了广大读者,是金庸文学创作的杰作之一,与《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并称“射雕三部曲”。自连载以来多次出版,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畅销世界,并被不断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传播广泛。[13][14]

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