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灵真经

庚桑子所著书籍
《洞灵真经》原名《亢仓子》《亢桑子》[1]或《庚桑子》[2],因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诏封亢仓子为“洞灵真人”而得名。是道教四子真经之一。[1]
《洞灵真经》相传为先秦时期老子弟子庚桑楚所作,有说法认为是唐代处士[a]王士元假托庚桑楚之名,以《庄子·杂篇·庚桑楚》为本,再结合与吸取其他诸子书籍中的内容,整理贯通编撰而成。[3][1][4]其内容共分为《全道》《用道》《政道》《君道》《臣道》《贤道》《训道》《农道》《兵道》九篇,试图以“道”为中心,融会儒、法、兵、农等各家思想,并构筑自己的思想体系。[5]《洞灵真经》传世版本颇多,其中最古老的是北宋年间宋仁宗时期的刻本。[2]注疏本仅有何[càn](生平年代不详)注本存世,收入在《正统道藏[b]中。[1]
《洞灵真经》作为四子真经之一,在道教经藏中有着重要地位。[4][6]其阐发老子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道家“道”的学说,为道教所崇奉[7],对道家思想的扩展与发展影响深远。[8]此外,《洞灵真经》以崇道为基调,[róu]合儒、法等各家思想,是唐初社会政治需求的理论反映,是研究唐代社会与道教思想的重要材料。[8][6]对此,现代历史学者邓瑞全曾表示“《洞灵真经》(《亢仓子》)从多个方面曲折地反映出唐代社会思想,特别是道家思想。它对研究唐代社会思想史有一定参考价值。”[9]

书名释义

《洞灵真经》原名《亢仓子》《亢桑子》[1]或《庚桑子》,据传为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弟子庚桑楚所作[2]。相传庚桑楚独得老子之道,居畏垒之山,三年后畏垒获得大丰收,于是百姓感激庚桑楚,认为其为圣人,为他设立神位、建立宗庙。[10]之后庚桑楚云游隐居于盂峰山修炼成仙,再后来东汉张道陵天师[c]唐代张果老[d]相继来盂峰山隐修,所以当地又被称为张公坛福地,而且在那里建了洞灵观[11]。大唐年间,唐玄宗崇尚道教[9],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诏封庚桑楚为洞灵真人,同时尊《亢仓子》一书为《洞灵真经》,《洞灵真经》因此得名[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