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道藏

明代正统年间官修道藏
《正统道藏》是中国道教史上重要道藏之一。[1]明成祖即位之初命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重编《道藏》,后又经张宇清邵以正编撰修正,于正统十年(1445年)校定付印,因刊成于英宗正统年间, 故名《正统道藏》[2][3]
道藏》是道教经籍的总集,是按照一定的编[zuǎn]目的、收集范围和组织结构,将许多经典编排起来的大型道教丛书。由于元代曾实行焚毁道经法令,到明代时已无存世之前代完整道藏, 只余些许残卷,因此重编道藏刻不容缓[3][4]。《正统道藏》按三洞四辅十二部分类,各部收书共一千四百三十种,[5]共计五千三百零五卷[6]。现存明版《正统道藏》,是我国现存的唯一古代官修《道藏》[2]
1923至192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借用北京白云观所藏明刊《正统道藏》影印,后续出版社大都印自该版[2]

内容简介

正统道藏中国道教史上重要道藏之一,明代编纂。明成祖即位之初(1403),曾令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重编《道藏》,永乐八年(1410),张宇初去世,又令第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继续主持编藏。到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始行刊板,又令道士邵以正督校,增所未备,於正统十年(1445)校定付印,名《正统道藏》,共五千三百零五卷,四百八十函,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采用《千字文》为函目,自「天」字至「英」字,每函各为若干卷,颁之天下,藏於各名山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