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意志

尼采哲学著作
《权力意志》(德语:Der Wille zur Macht)是后人根据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的遗稿编篡而成的哲学著作,该书集中体现了尼采的哲学思想。该书的首个版本由彼得·加斯特和尼采的妹妹伊丽莎白·福斯特-尼采整理尼采遗稿并节选部分材料编撰而成,于1901年出版。后来学界比较愿意推荐的是卡尔.施勒希塔(Karl Schlechta)于1956年编辑出版的3卷本《尼采文集》中的《权力意志》,当时名为《八十年代遗稿选》。公认的最权威的版本是由意大利学者乔尔乔.科利(Giorgio Colli)和马志诺.蒙提那里(Mazzino Montinari)编辑出版的15卷本考订研究版《尼采著作全集》(通称“科利版”)第11卷的后半部分、第12卷和第13卷。另外,还有若干个由学者编撰的《权力意志》版本。[1]
在《权力意志》中,尼采提出了一种积极的“权力意志”,并为此构建了一套否定一切传统,重估一切价值的哲学体系。尼采认为理性用永恒的概念扼杀了活生生的现实,忽视了人的本能,尼采提出要用“超越善与恶”的权力意志来解释人类的行为,主张人生就是强者支配弱者。在全面否定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尼采提出了以权力意志为核心的新哲学,即用生命的权力意志取代上帝的地位,用欲望、冲动和争斗的本能取代冷静、准确和逻辑的理性。权力意志因此成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尺度。尼采哲学的现代意义在于,它不仅是对忽略人的本能的理性主义和化的传统文化的反动,更是一种对于人的生命的新注解,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激情探索。[2]
尼采《权力意志》中的的权力意志哲学对于整个西方文化传统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尼采的“重估一切价值”对基督教构成第二股冲击波,它比先前的启蒙运动的冲击力更大,意味着彻底摧毁基督教的道德。尼采对基督教的批判在20世纪末开始成了西方智识阶层思考西方未来精神走向的焦点,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思想对20世纪上半叶时兴的存在主义和下半叶时兴的后现代主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尼采在他创作生涯中发表的东西始终只是前厅,其真正的哲学是作为“遗稿”留下的。鲍姆勒在他给《权力意志》写的后记中说:“《权力意志》是尼采的哲学主要著作。他思想的所有基本结果都聚集在这本书中。”[3][4][5]

作者介绍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是德国哲学家、诗人、文化批评家、古典语言学家和作曲家。他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邦吕岑附近勒肯村的一个基督教新教牧师家庭,祖上五代人有20多人当牧师,而他和家族传统背道而驰,直至后来成为西方近代史上最激烈反基督教的思想家之一。1864年10月,尼采进入波恩大学学习语文学神学,后转学莱比锡大学继续攻读语文学。在莱比锡期间,尼采读到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深受吸引,自此开始其意志哲学之路。1868年,尼采开始与著名音乐家瓦格纳开始持续10年的交往,最终因宗教问题而决裂。1869年2月,尼采尚未从莱比锡大学毕业,即被恩师里奇尔举荐到巴塞尔大学任古典与文学副教授,一年后,年仅26岁的尼采即升任正教授。1870年至1871年普法战争期间,尼采作为一个志愿的伤病护理员工作了几个月,不幸罹患重病,自此一直受疾病困扰,不得已于1879年辞去巴塞尔大学的教职。在以后的10年时间内,尼采居住在瑞士阿尔卑斯山脚下一个名为西尔斯—玛丽亚的小山庄,间或到瑞士、意大利德国漫游、疗养。这段时期是尼采创作的高峰期,他的主要著作大都在这段时间写成。1889年1月,尼采在意大利都灵发生精神崩溃,此后经常处于精神迷乱中,先后由母亲和胞妹照料。1900年8月25日,尼采魏玛逝世。[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