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

佛教用语之一
三昧(梵文Samādhi),也称“三摩地”、“三摩提”,音译词,梵文正意为定、等持,为婆罗门教和佛教所用的宗教哲学概念,其最早出自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经典《瑜伽经》。[1][3]
古代印度的瑜伽修行者,用“三昧”来描述通过调节内心意识以达到最高境界的概念,其主要思想是要摆脱所有杂念,使心神平静,以便能够静观万物本质,发现真理。这一概念后被婆罗门教和佛教相继借鉴,用来指代修持心境不为所动的境界。佛教认为“三昧”是一种独特的心理训练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更高的悟性。它还可以被视为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力量,可以引导修行者走向解脱的道路。[1][4]
佛教传入中国后,大乘对“三昧”的理解和应用成为禅宗建立的思想基础,同时在小乘里形成了“定学”。在佛教基本概念中,修持“三昧”是三无漏学的根基之一,也是佛家追求智慧及涅[pán]境界中基础的修行法门,三十七道品(也称三十七菩提分)中“七觉支”和“八正道”均将修持正定列为重要法门。之后随着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三昧”一词也被引申为奥妙、底蕴。[1][6][7]

出处及原文

“三昧”(梵文Samādhi)这一概念最早出自古代印度坦帕伽利的《瑜伽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