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典

中国国学家、教育家
刘文典(1889年12月—1958年7月15日),字叔雅,原名文聪,祖籍安徽怀宁,安徽合肥人。[1]
刘文典自幼熟读经书,学习外语。1905年进入安徽公学,得刘师培和陈独秀教导。次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8年东渡日本求学,随后拜入章太炎门下,研习中国古典文学;同时学习外国语言文学。1912年回国,担任《民立报》编辑和英文翻译,用“刘天民”、“天民”等笔名发表文章。[2]1914年,刘文典因二次革命失败,再次前往日本,担任中华革命党秘书处秘书,并开始接触政治类文章,文笔由此开始变得犀利。1916年回国,开始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成为新青年群体中首批重要作者之一。[3]1917年,刘文典任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立志从事学术研究,潜心教育及创作。1927年,刘文典代行安徽大学校长职权,为保护学生,与蒋介石据理力争,遭到关押,经各方人士保被释放。1929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随后兼任清华大学教授。[4]1937年,因战争离开北平,前往云南,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5]为了补贴家用,于1943年4月1日,前往普洱的磨黑中学任教,因此被西南联大解聘。[6]同年8月,应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邀请,前往云南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刘文典被评一级教授、全国政协委员[7]。1957年,被打为“中右”派,白天挨批斗,晚上写交代材料,无暇创作。[8]1958年7月,刘文典因病在云南昆明逝世。[1][9][7]
刘文典终生从事古籍校勘及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是校勘学大师和研究庄子的专家,为中国文献学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先后讲授过“文选学”、“校勘学”、“先秦诸子研究”、“大唐西域记研究”、“庄子”、“淮南子研究”、“文赋”、“中国化的外国语”等课程,他的学生遍及全国,在研究和传播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培育人才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著有《淮南鸿烈集解》《庄子补正》《三余札记》等。[1][10]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