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蒜

大蒜的一种
独蒜指的是蒜的鳞茎不分蒜瓣,只有1个圆球形的蒜瓣,其基源植物为石蒜科Amaryllidaceae葱属Allium)蒜(Allium sativum L.)[6][7],别名独头蒜[1]。独蒜不是大蒜固有的特性不会遗传,影响独蒜生成的因素包括大蒜品种、种子大小、播种期、种植密度,外部环境等[7][8][2]。独蒜在世界分布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在中国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2][3][4][5]。独蒜是喜冷凉的长日照作物,耐旱性好,但对土壤湿度要求较高,适宜生长在富含腐殖质的肥沃壤土[7]
独蒜的鳞茎为球状至扁球状,通常由1个肉质、瓣状的小鳞茎紧密地排列而成,外面被数层白色至带紫色的膜质鳞茎外皮[7][9]。叶宽条形至条状披针形,扁平。花葶实心,圆柱状,高可达60厘米;伞形花序密具珠芽,间有数花;花常为淡红色;花被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9]
独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可直接食用,也可作为调料,还可以加工成咸、甜、香、酸等各种风味的糖蒜、醋蒜、黑蒜等渍物[10][11][12][5]。据中国医药典籍《医宗金鉴》记载,可将独蒜捣成泥制成独圣膏,具有温经散寒、活血的作用[13]。据现代医学典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记载,独头蒜可入药具有健脾胃、行滞气、解毒的作用[14]。此外,独蒜因其大蒜素含量高于普通大蒜,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不仅可直接作为商品供应,还能起到节约成本、提高蒜种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的作用[15]
中国苏州一带每到端午节时,人们会佩带独蒜囊用以辟疫。这是因为独蒜辛辣,人们认为其消毒祛疫的效果较为显著,中国清代风俗专著《清嘉录》中也有相关记载[16]

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