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区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市辖区
锦江区,中国四川省成都市辖区[1];地处川西平原西部[g][13],东经104°05′13″~104°07′22″,北纬30°33′10″~30°40′22″之间[6][c];位于成都市城区东南部,是成都市中心城区之一[5];东与成华区交界,西与武侯区隔河相望,西北青羊区接壤,南与双流区毗邻,东南与龙泉驿区相接;区域面积62平方千米。截止到2022年末,常住人口为91.44万人[14]
锦江区地貌以平原和浅丘为主,处于成都平原东部和龙泉山西部边缘的延伸部位,东高西南低,全区最高海拔543米,最低海拔476.9米。锦江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空气水分充足,日照较少,气候温和[b][4]
锦江区属地为原古华阳县城及其近郊[h][13]华阳县建置始于唐代,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在成都县城偏东置蜀县;唐乾元年(公元758年)改名华阳县;1921年,成都、华阳两县合并为成都市政公所;1953年,置东城区[4][i],1990年12月-1991年1月,撤东城区,成立锦江区[j][4]
锦江区地处成都中央商务核心区,建区时被国务院确定为“商贸繁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区域内有著名的春熙路盐市口红星路大慈寺和“锦江国际新城”等商圈,总部经济型企业达282家,文化创意产业320家,锦江区文化创意产业园被列为“四川省文化产业试验园区”[5]。,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1304.19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37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133.84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1169.97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03:10.26:89.71[14]
锦江区旅游和文化资源丰富。唐玄宗敕建的大慈寺,享有“震旦第一丛林”美誉。无相禅师开创的禅茶之道,成为东南亚茶道之始。位于水井街的水井坊遗址素有“中国白酒第一坊”之称,距今600年的白酒蒸馏酿造技艺被业界称为“中国白酒酿造的无字史书”。截至2022年末,锦江区共有5个博物馆,1个AAAA级景区,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