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竦

东汉文学家、易学家
[sǒng]东汉文学家、易学家(23~83年),字叔敬,安定乌氏人。出身世代豪贵,梁统之子。少学《易经》,二十岁即能授人。后因其兄梁松犯法,与弟梁恭同徙到九真,到湘江一带,叹伍子胥屈原以无罪身死,写《悼骚赋》。明帝时,下诏允他们可以返乡。梁竦还乡后,闭门不出,以读书著述为娱,作《七序》数篇。班固见之,称道说:“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梁竦作《七序》而窃位素餐者惭。”梁竦在京长大,不喜故乡乌氏,自负才高,郁郁不得志。章帝时,其两女都被皇帝纳为贵人,小贵人生和帝。但为窦后忌,两贵人都被杀,梁竦也被捕入狱,死狱中。[1][2]

人物生平

梁竦,东汉 文学家、易学家(23~83年),字叔敬,安定乌氏(今宁夏六盘山东侧)人。出身世代豪贵,梁统之子。少学《易经》,刚满二十岁即能将所学传授给别人。后因其兄梁松犯法,与弟弟梁恭一同迁徙到九真(郡名,在今越南中部一带),渡过长江洞庭湖,又来到湘江沅江一带,慨叹伍子胥屈原以无罪身死,写下《悼骚赋》。明帝时,下诏允许他们可以返回故乡。梁竦还乡之后,闭门不出,以读书著述为娱,作《七序》数篇。班固见到之后,非常欣赏,称道说:“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梁竦作《七序》而窃位素餐者惭。”梁竦在京师长大,不喜欢故乡乌氏,自负才高,郁郁不得志。章帝时,其两女都被皇帝纳为贵人,小贵人生和帝。但为窦后所忌,两贵人都被杀,梁竦也被捕入狱,死于狱中。直至永元九年(97),窦太后去世,才追封梁竦为褒亲[mǐn]侯,子三人皆为侯。其曾孙女为顺帝皇后,即后之梁太后,与其曾孙梁冀先后迎立冲、质、桓三帝,朝政近二十年。

史籍传记

《后汉书卷三十四 列传第二十四 》(梁)竦字叔敬,少习《孟习易》,弱冠能教授。后坐兄松事,与弟恭俱徙九真。既[]南土,历江、湖,济[yuán]、湘,感悼子胥、屈原以非辜沉身,乃作《悼骚赋》,系玄石而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