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拉克利特

爱菲斯学派代表人物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前535年-前475年),出生于小亚细亚最富庶的城市之一以弗所[1]古希腊哲学家,西方辩证法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伊奥尼亚派的代表之一[2][3],著有《论自然》一书,现有残篇留存。[3]
关于赫拉克利特的生平,古代记载甚少。据说他是爱菲斯王族的后裔,出身高贵,本可以继承王位,但他却将王位让给了兄弟。放弃王位后依旧关注希波战争的动态,后因友人赫谟多洛被驱逐之事,对城邦政治彻底失望,不愿再接受城邦民众通过的法律,于是选择了隐居,一心投身于哲学研究。晚年生活艰苦,后因水肿病去世。[3][4]
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一方面与米利都学派有着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又区别于其他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1]他在阿那克西曼德色诺芬尼的宇宙论和天体演化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火本原说”,将“火”作为万物的本原,同时又提出“逻各斯”作为事物之间转化的原则,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1][3]赫拉克利特开创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为后世提供了新的方法论的指导[5],列宁将其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6]。其思想对后世哲学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斯多葛学派延续并发展了其宇宙论与“逻各斯”学说、尼采受其宇宙论的影响提出了“永恒轮回”说、黑格尔在其辩证法基础上提出了主体性-辩证法思想等。[1][4][7]

人物生平

出身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