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豇豆

豆科豇豆属植物
豇豆学名Vigna unguiculata subsp. sesquipedalis (L.) Verdc.),别名长豆角、尺八豇、豆角等,为豆科Fabaceae豇豆属Vigna)豇豆(Vigna unguiculata)的一个亚种[1]原产于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地区,[2]广泛栽培于非洲亚洲的热带及温带地区,[3]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1]长豇豆喜温,较耐热,不耐低温,[4]主要生长在季节性干燥的热带生物群落中。[2]
长豇豆为一年生攀缘植物,[2]茎无毛或近无毛。三出复叶,顶端小叶菱形,两侧小叶斜阔椭圆形;托叶菱形。花冠蝶形,淡紫色而带黄白。花序生2-3朵花,较叶短;小苞片匙形;萼钟状,萼齿5,线披针形;翼瓣有截形耳,龙骨瓣无耳,[5]荚果下垂;种子肾形。花、果期夏季。[3]
长豇豆的嫩荚富含营养,含有丰富蛋白质、粗纤维和钙、铁等矿质元素,可炒食、蒸食,也可凉拌、腌渍,是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同时,长豇豆在中国南北方广泛栽培,可以起到调节市场、均衡供应的作用,[6]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7]此外,长豇豆种子可作中药材入药,据中国药用典籍《中华本草》记载,长豇豆有健胃、补气的作用,可用来治疗食欲不振。[5]

栽培历史

长豇豆原产于非洲,被葡萄牙水手传播到了印度和中国,其后来还被引进了欧洲加勒比海地区和美洲学名中"Sesquipedalis"的字面意思是1.5ft,指的是长豇豆的长度。[8]引进亚洲后,经人工定向选择,在印度形成了短荚豇豆,在东南亚及中国则形成了长荚豇豆,因此中国是长豇豆的变异中心之一。[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