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鸿胪

古代官职位
大鸿胪(hónglú)是中国古代的官员职位名称,为九卿之一。[1][2]大鸿胪是掌管少数民族及对外交往等事务的礼仪性机构。[6]
大鸿胪在秦被称为典客,在西汉景帝时期改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开始改名叫大鸿胪。后渐变为赞襄礼仪之官,王莽时改为典乐。[1][2]
该官职的职责包括掌管少数民族君长、诸侯王、列侯的迎送接待,安排朝会、封授、袭爵及夺爵削土等仪式;负责诸侯王去世后的丧事事宜,宣读赠策和谥号;主持百官朝会,负责赞襄引导等职责;同时管理京师和郡国的官邸及郡国上计吏的接待工作。成帝时,此官职的职责合并到其他官职中,同时还负责管理属国的职务,兼管少数民族朝贡使节、侍子等工作。该官职下设丞一员,有行人(大行)、译官、别火三令丞、郡邸长丞等属官。[7]

名称由来

关于“鸿胪”的含义,三国时期史学家韦昭在《释名》中介绍:“鸿。声也。胪。附皮。以言其掌四夷宾客,若皮胪之在外附于身也。”这段话是将“鸿胪”一词比喻官员掌管着四夷宾客,就像附在身上的皮肤一样密切相关和附属。这样的解释表达了“鸿胪”作为职务名称的象征意义,强调该官员在外交事务中的重要性,承担着与四夷来往交往的重要职责。[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