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夷

古籍对中土四方各族之泛称
四夷,是古代对中原周边各族的统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亦泛指外族、外国。《尚书·大禹》:“无怠无荒,四夷来王”;《孟子梁惠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礼记·王制》:“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春秋》在庄公三十二年记载:“冬,狄伐邢。”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现狄的记载。
四夷至唐代,东夷有高丽百济新罗、倭国(日本)等,西戎有吐蕃、泥婆罗、党项羌高昌吐谷浑、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天竺、[]宾、康国、波斯、拂[lǐn](东罗马帝国)、大食(阿拉伯帝国)等,南蛮有林邑真腊、陀[huán]、诃陵、东女国、南诏、骠国等,北狄有突厥、回纥铁勒契丹、奚、室韦、靺鞨渤海国、靺鞨等。[1]

详细介绍

据《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知度》载,四夷是古时华夏族(汉族别称)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分别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四夷[古代时期对四方族群的统称]